历史沿革
2001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贵州民族学院人文科技学院(贵州民族学院清溪学院)。2004年5月,贵州民族学院与贵州鹏程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同举办贵州民族学院二级学院,更名为贵州民族学院人文科技学院。2012年,学院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院系设置教学单位 | 专业 |
---|
文学部 |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英语、网络与新媒体 |
|
|
|
|
|
工学部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
|
|
|
管理学部 | 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含导游、民族文化方向)、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与劳动者保障、文化产业管理 |
|
|
|
|
|
|
法学部 | 法学 |
教育与艺术学部 | 音乐学、美术学、体育教育、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旅游体育 |
|
|
师资力量
截止2014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410余人,其中:在编教师110余人,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300人。
学校领导
院长:肖远平常务院长:龙耀宏党委书记:杨琳党委副书记:陆官虎
学校文化
校训
修身 自信 乐学 笃行院训解读:
一、修身修身,出自儒家经典之语:“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校园一角(2张)“修身”放在第一位,即希望学生先学会做人。修身,要学会修炼自身、善待他人,学会沟通合作;要学会面对情感、面对原则;面对义利、面对荣辱;面对功过、面对良知。大学生要深刻领会“大局意识、团队精神、承担责任、感恩情怀、诚实守信、理解宽容”等等各种做人的道理。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修身有底线,也有标准。底线就是不能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只要不过底线,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修身的标准,正如孟子所言:“学问之义无他,求放心而已”。做人做事要有责任心,要让自己放心,让他人放心,让父母放心,让社会放心!这就是修身的标准。品德素质如何,将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希望学生在不断获取知识、学会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品德修养。二、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自信包括:一是相信自己,二是相信自己的集体,三是相信自己的社会。这才是自信的全部内容。对自己要自信,首先要相信自己能成才。要相信自己的潜能和亮点,要振作精神,拿出最好的学习状态,理出最佳的学习动机,要自信自己今后能与人们一起竞争。“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自己有用武之地。要扬长避短,勇于进取,不断地超越自我。对自己的学院要自信,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崭新的校园让我们自信,规范的机制也让我们自信;学生的荣誉让学院自信,学院的荣誉也让学生自信。我们的学院是一所平凡的学院,但是,我们每年都有一批同学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为学院争得了荣誉;学院每年在各方面的工作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学院争得了光彩。只要全院上下锲而不舍,就会滴水穿石;只要全院师生奋起直追,就会更上层楼。学院良好的形象和声誉,离不开每位师生所尽的每一份努力。对自己的社会要自信,我们的祖国在强盛,我们的社会在进步。要相信,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要相信,我们的社会是讲公平正义的。要相信,我们的时代呼唤的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无论你是哪一所学校毕业的,英雄不问出处,社会都能唯才是举。要坚信这一社会价值观,我们一定会步入正道。三、乐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可以理解为:“求学不如勤学,勤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乐学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学习有很多状态:有厌学,想学,勤学,善学,乐学。“厌学”是不想学,也学不进;“想学”是学习的愿望;“勤学”是学习的习惯,“善学”是学习的方法,“乐学”是学习的情结。只有乐于学习,才学得进、学得好。学习,是学生大学四年的第一要务、第一需要。希望学生时时告诫自己:学习是自己面临社会竞争的需要,是证明自己成功的需要。要让自己常常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你就有学习的动力。素质提升的需要,是人的高品位需要,它比生理需要和情感需要的层次要高。有了需要、有了动力,就会乐此不疲。乐学者胜出,厌学者淘汰。优胜劣汰,是自然的法则,是社会的法则,是市场的法则,也是学习与竞争的不变法则。希望学生首先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把握学习方法,然后才会领略学习乐趣,最终也自然会取得可喜成绩。四、笃行此词出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忠实、专一。笃行:就是要朝着自己确定的方向切实付诸行动。国际上有一个通行的说法,行为改变比思维改变更重要。要导致一个人整个价值体系重塑,只有通过行为方式才能更有效,更便捷。这里指的行为改变的学习,实际上是要形成一种好的行为习惯、一种好的品行。勤奋,就是一种品质,是付诸行动的品质。我们一旦定好目标,就立刻付诸行动。光有好的想法、好的思维、好的价值观,如果不付诸行动的话,人的价值就永远体现不出来。笃行,除了付诸行动以外,并且要持之以恒,才会形成一种品质,才会体现你的价值、实现你的理想。总之,希望学生修身、自信、乐学、笃行。要逐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有专长,全面发展。
校徽
院标的设计理念:一、形状:整体圆形,是高校标志的惯例团,圆形也意味团结;有圆有方,有规矩。象征学校教育学生“没有方圆不成规矩”,体现学院办学把“学会做人”作为首位的办学理念。二、色彩:图案用红、白、蓝、浅蓝四种色彩,以红、蓝为主色,以白、浅蓝为辅色。红色代表学生青春的激情、也代表少数民族的激情色;蓝色代表现代科技,也代表学院的希望。白色代表鲜明而纯洁;浅蓝色作为过渡色勾勒出圆形的边,既让图案协调又意味着各民族学生的和谐相处、意味学院整体的和谐氛围。三、核心:以传统的中国篆印作为图案核心,一是意味学院坚持传承中国特色的文化理念,有学校文化传承的性质;二是印内容有明显的“人文”两字,既代表人文科技学院,又代表学院倡导的人文精神;三是“人文”二字用雕刻的手法,这代表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玉不琢,不成器”的教育思想;四是篆印的形状布置,此形略看是一方传统印,细看红色部分似一笔记本电脑,“电脑”左面与“文”字边镶有“K”型,右面和下面似电脑的开启间隙,实际上镶有“J”,“KJ”即“科技”拼音缩写;“人”字头冒出,既似“电脑”的鼠标,又蕴含学生成才而“出头”,或有“出人头地”之意。四、其他:中间印下的“2001”是学院创办的时间;上半圆蓝色内标学院汉字名称;下半圆红色内标学院英文名称。
办学成果
学院积极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众多的社团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5张)组织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学院学生在省级以上的大赛中捷报频传。仅2008年,参加各类比赛、竞赛、国家级考试中,有100多人次获得较好成绩。其中学院组队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山地运动会,为贵州争金夺银;06级音乐专业欧兰英参加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组获铜奖和全国原生态歌手大奖赛获银奖。2009-2010两年来我院学生再接再厉又取得了不少好成绩。其中07级音乐学专业学生兰希同学于2011年1月29日在新加坡“第五届中新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得长笛专业组第一名好成绩;09级美术学专业学生王姗姗在首届“星海杯”全国书画作品大赛获二等奖;计科系07级学生陈东东、08级学生王光杰等8人在“红旗杯”Linux开源软件设计比赛中获银奖、铜奖;18人通过思科国际CCNA认证;陈东东等三人获得省数学建模比赛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和考取研究生的同学逐年上升,近两年时间内有16名同学考取A证、31名同学考取C证,23名同学考取研究生。学院不断加强对外合作办学,先后与暨南大学、西南大学等建立了联系,互派师生进行学习与交流。学院每年选派部分专业的优秀学生到暨南大学和西南大学学习。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拥有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独立学院的新模式使她具备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条件。学院将热忱欢迎五湖四海学子的加入,以你们的聪明才智在这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有专长”,共同携手,创造人生灿烂的明天!
校园贴吧
校园贴吧为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吧,创吧时间不详,发展潜力巨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成为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最大的网络交流平台和大家的乐园。
本科3年是在这里度过的,记得是05年,第一次来校区报到时,正下着大雨,送我的车子停在了学校教学楼的大平台处,那时已经有同学在接新生了。在学长的带领下找到自己的宿舍,报道,缴费,买日用品……刚开始时,觉得学校好大啊,还想买个自行车,后来慢慢就习惯了,习惯了大学生活。一转眼3年就过去了,这期间的点点滴滴,记得的,不记得的。
看到教室里自习的学生又想起了自己的本科生活,校园绿化也很好,夏天来散个步应该很不错,光华村附近好吃的东西也是是多,同学们有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