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秋季,在校学生已增加到1890人,同年文革结束,教育事业开始走向正轨。1984年七冶中学更名为“中国有色第七建设公司子弟中学”(简称:七建中学) 。1992年7月更名为“中国有色第七冶金建设公司子弟中学”(即七冶中学)。2008年学校移交给白云区政府管理,并于9月1日正式更名为“贵阳市白云区第七中学”(白云七中)。 37年来,七冶中学经过艰难困苦的拼搏,成为远近闻名的一所中学,为白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2年该校在初中创办英语快班,成绩显著。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该校聘请多名外籍教师到校指导英语教学,同时在校内开辟英语角,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口语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借鉴省外名校的先进经验,使该校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该校与湖北黄冈中学联合办学,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校学生每周都可以接受特级教师的指导。另外,学校每年可以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黄冈中学接受培训,并且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科尖子生到该校参加竞赛培训。
2012年6月,白云区教育局下达命令扩建新教学楼,原因是为了招生需要。2012年9月,白云七中重修校门,与通往金阳的一条快线结合,校门采用了浮雕的设计,上面刻画了孔子的礼仪图和他的话。并且保安配置齐全,加大了对校园的管理。2013年5月,在篮球场重新灌溉水泥,增加篮球积木拼版,又改善了校园的绿化。
建校37年来,该校以其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以及历年来中、高考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在白云众多学校中独领风骚,备受白云各界人士的青睐与信赖。该校顺应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强化管理,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激励机制和管理体系,有效增强了教师的积极性、责任感、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中、高考成绩处于白云区领先地位,一些学科考试成绩已达到或超过贵阳重点中学,学校知名度日益提高,招生范围已扩大到贵阳、清镇、修文、遵义等地,引起省内外多家媒体的重视。
吴奇谨,1985年毕业于白云七中(七冶中学),1990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工程师。
代杰,1986年毕业于白云七中(七冶中学),1998年在北京航空学院完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
王诤,1988年毕业于白云七中(七冶中学),1992年获天津大学学士学位,1997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在美国从事现代化学科研工作。
杨晓东,1990年毕业于白云七中(七冶中学),1995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2000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现在美国进行微电子技术科研工作。
此外还有孙诚谊,黄勇,全林,任纪生,岳桂花,张可等著名校友。
梅花香至苦寒来,硕果满园汗水浇。在白云七中荣誉室中,陈列这几百件奖旗,奖状,奖杯,它们是学校广大教职工历年来教育教学辉煌成就的见证。七冶中学已经走入了历史,崭新的白云七中将会继续继承七冶中学的优良办学方针,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